一毁三不成
一年不收二麦
一分水一分粮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年庄稼两年种
一年生产两年闹
一年西瓜十年歇
一籽入土 万粒归仓
一冻一消 冬浇正好
一个驴粪蛋 半碗小米饭
一月二月挨着做 耙地碾地搭茬子
一年铺沙三年力 三年铺沙地有力
一滴血 一滴汗 收不到家里粮食心不安
一年学个买卖人 一辈子也学不成个庄稼人
二月吼雷墓屹堆 三月吼雷麦屹堆
二月下雪小麦吃苦 早锄两遍可以弥补
七成收 八成丢
七月十五挂锄钩
七犁八耙九勾子
七月立秋 早晚都收
七月犁金 八月犁银
七十二行 庄稼为强
七十二行 庄稼为上
回答2:
一、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意思是:麦子上盖了三层被厚的雪,雪越厚越保暖。经过一冬的养精蓄锐。一开春便会以旺盛的势头突飞猛进。长的好当然就丰收。
二、头伏萝卜,二伏荠菜,三伏里头撒辣菜
入伏以后第一个十天称为头伏,也叫初伏,这个季节该种萝卜了;第二个十天称为二伏,该种荠菜、雪里红等蔬菜了;第三个十天称为三伏,也叫末伏,该种白菜、辣疙瘩等冬食蔬菜的时候。
三、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清明节前后是豌豆麦子之类的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时候,如果能获得雨水的滋润,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类似多说法还有“春雨贵如油”。
四、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小麦播种以后,刚出麦芽时,芽成锥状,叶片未展开,此时浇水不会灌死芽心,有利于小麦生长。寸麦不怕尺水,由此可见,小麦在生长的初期,水分对它的重要性。
五、夏收有“五忙”,割打运晒藏
夏季收获时节,是农人们最繁忙的季节。拿收获小麦来说,起码要过五关:一是收割忙。小麦成熟了,要抢时间将麦子割下来;二是运输忙。收割之后,防止雨水淋湿,要利用交通工具,及时将麦子运到打谷场上,等候脱粒;第三是打麦忙。
将麦子运到场上之后,开始用碌磆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碾压,直到将麦草碾碎,才能把麦粒脱离下来;第四是晾晒。将麦粒脱粒后,选择好天气,反复晾晒,直到可以入仓为止;最后是储藏。
将晒干扬净的麦子运到家中,装入折子或口袋中,储藏起来,如果赶上好的天气,半个月可以使小麦归仓,如果赶上连阴雨天气,一个多月也未必能打完麦场,可见夏收有多忙。
六、蚕老一时,麦老一晌
蚕上簇结茧的时间很快,刚刚看到蚕宝宝还在吃食蚕叶,转眼之间就开始吐丝结茧了,所以提醒蚕农们要提前准备好簇室,簇具,防止蚕儿结茧来不及应对。小麦成熟时,早晨看还有点夹生,过了一个晌午,下午可能就成熟了,告诫农民朋友要抓紧收割,抢收抢种。
七、湿麦进仓,烂个净光
这句话说的是麦子湿了进仓就很容易霉变,所以现在的路上都在晒麦子,大家骑车走路一定要注意安全,这种行为实在是自私自利,不顾他人,出了事也得担责任的.
八、夏种无早,越早越好
这句谚语把夏种工作要争分夺秒抢农时的特点描绘得十分精彩。这是由于农作物生长除了受土壤、水份等因素影响外,主要还受气候条件中的热量影响最大。
夏季庄稼播得早,作物积温高,庄稼秋后收成就好,所以说夏季播种庄稼越早越好就是这个道理。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要抓住有利时间,播种就有收获的希望。
九、水利不修,有田也丢
在种植庄稼的时候,这水利的工程也要做到位。不仅要做到旱季能灌水,还要确保涝季能排水。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迅猛生长。否则,不行修水利,即使再有田也不能确保丰收。而这修建水利的方法也得靠不同的土地,对应着不同的方法。
十、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因为三月是刚好冬去春来的时候,地里的庄稼都刚刚苏醒,急需水分以求生长,而三月份雨水又较少,所以贵如油;四月份的时候,庄稼开始生长,下点雨能松松土,便于锄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