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药行业随着政策的改革而发展,自2018年3月医保局成立,开启了大医保管理的新时代,同年11月医保局负责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药品的集中采购试点《4+7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发布》自此药品集中采购拉开序幕,截至目前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已经到了第4个年头实施范围也从11个城市到全国,实现了药品“降价、量升、质优”的特征。
对于民众集采以及纳入医保是一件好事,药品集中采购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改革和机制的转换挤出水分,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让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好的药品。
对于药企而言药品的利润会大幅度下降,但有弊也有利,价格利润受损,但是量有保证,药品市场份额提升,没有中选的药企无论是业绩还是利润遭受双重打击。
在集采政策下药企需要控制销售和生产费用,而在立项时需要谨慎,避免同质化扎堆问题,往创新药研发方向发展,这样也会推动MAH下的CDMO企业发展。
药融云药品集中采购调研分析系统收录了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信息,按药品名称和企业名称对信息进行多角度汇总整理,提供药品名称、最小单位价格、规格、剂型、报量、各省供应量等多个维度信息。
直观一览整个报量、中标以及供应的结果,为下一次的集中采购提供参考。此外数据库与一致性评价库进行联动,结合已经过评或正在过评的企业,评估产品的竞争力和集采资格,是药品采购新形势下医药企业进行价格决策的必不可少的助力工具。
1、分析集采数据,了解价格变化
在分析药品集采数据时,会了解某种药品的多个中选企业价格降幅价格趋势(最高降幅、最低降幅、最高中选价、最低中选等)
2、分析集采约定量、持续跟踪市场份额
了解分析企业的约定集采量,但约定量回避试剂的市场销售量低,市场的份额需要持续跟踪分析。
除此之外药品集中采购还能分析国家集采批次、地方集采、采购周期、供应地区、首次集采品种、首次中选企业,通过这些数据结合药企产品和实力进行分析,有利于帮助药企在分析集采价格趋势,进行决策上的分析。
总的来说,带量采购趋于常态化,按照目前政策需求,未来会有更多的品种纳入集采,对于医药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政策下,企业如何制定市场策略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尤其是中标企业以及中标企业在没有中选的地区的市场推广这些都是问题,利用集中采购数据库系统对于药品价格、企业以及市场分析有着重大意义。